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圖片來源:behance.net/JureTovrljan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疫情的擴散,所有人的生活無疑都收到了影響。家庭,社會以及企業正在經歷一場真正前所未有的艱難挑戰。 人們戴口罩的街景已成常態,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或暫停集會活動,成為各國的防疫政策。斯洛維尼亞的設計師 Jure Tovrljan 針對一些知名品牌,將其改造成符合時下疫情的樣貌,設計一系列「Coronavirus Logos」以幽默面對疫情。 Mastercard  /  保持一個適當的社交距離 圖片來源:behance.net/JureTovrljan Starbucks  /  小美人魚口罩戴好戴滿 圖片來源:behance.net/JureTovrljan NBA ...

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記者林宜萱、林鉦翰/台北市報導】台灣人每年用掉一百五十二億個塑膠袋,而每個塑膠袋平均被使用的時間只有十二分鐘。秉持著減塑的精神,吳儀庭等人創立 Bago 塑膠袋回收再製所,使用手工技術,將不起眼的塑膠袋,重新製作成時尚有形的錢包。 不起眼塑膠袋 變身精美錢包 「資源是有限的,不要做不必要的消費和浪費」,畢業於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的吳儀庭、高小涵及何仙尤,秉持著環保及減塑的理想,在二〇一六年畢業製作時,創立了 Bago 塑膠袋回收再製所,她們將平凡、不起眼的塑膠袋,重製成時尚、有形的錢包,賦予塑膠袋新的生命。 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將平凡的塑膠袋,重製成時尚的包包。圖片提供/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 二〇一六年畢業後,她們雖然有著各自的工作,但仍然希望Bago這個品牌能一直陪伴大家,於是她們利用下班後及假日的空檔,在工作室裡一針一線的縫製錢包,並將商品放到實體店鋪販售。 「希望可以賦予塑膠袋二次生命的延續」,儀庭解釋道,Bago...

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人來人往的大街小巷,匆促的都市人是否曾放慢腳步,用雙眼去觀察這座城鎮被忽略的邊緣存在。我們常說「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過著庸庸碌碌的日子,讓人們忘卻埋藏平凡中出其不意的生活趣味。 或許藝術家 Vanyu Krastev 也是這麼想的,於是他著手施了些魔法,從街角的行道樹到垃圾桶,就連人行道的污漬也不放過,悄悄賦予它們人類的喜怒哀樂,以下就讓我們彎下腰親自探索,那些被賦予生命力的公共裝置吧! 這一位成熟的大男孩,將小朋友在玩的咕嚕眼,變成了真正有趣的創作。我擅自將此神奇的舉動,取名為「咕嚕眼魔法」 ,Vanyu Krastev 表示:「我認為,我貼的咕嚕眼越多,我就變成一個越好的人。」他證明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情也可以加入想像力使其更有趣,一旦經由他的巧手點綴,許多廢棄物和破損陳設便會重拾生機、展開微笑,表情活躍起來! 咕嚕眼(Googly Eyes)想必大家一定不感陌生,它就是小時候我們在文具店會找到的一顆扁扁的、可以貼在美術作品上、搖一搖黑眼珠還會晃動的小道具。之所以會揚起「咕嚕眼運動」其實起源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