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甚麼樣的藝術風格能拿來過日子?恰好是那不食人間煙火的“極簡主義”。當一部分人沉迷於買、買、買時,同樣也有一批人在沉迷扔、扔、扔。

像日本近些年流行所謂的“極限民”,以“斷舍離”為指導方針,拋棄了除生活必需品外的一切身外之物,從而將自己的生活也納入了“極簡”的行列。



斷舍離青年喬布斯,1982年


如今的“極簡主義”,顯然不隻是幾張“性冷淡風格”的畫面所能概括。它既被人視為一種精神境界,更有人把它當做安身處世的原則。

可“極簡”明明隻是個形容詞,它到底有啥魔力從藝術領域中成功出圈,走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極簡”是個萬花筒

先放飛自我盤點一下,僅僅在設計領域就有多少種“極簡”?

純粹的黑白灰、工業水泥毛坯、洋氣點的有北歐森林簡樸風、文藝的有日式侘寂簡素風、乃至中國傳統的留白簡約風等等,雖然個個兒都帶一個“簡”字,但其根植的文化土壤可以說是千差萬別。




既然如今已很難三言兩語概括“極簡”,我們索性一起從曆史中回溯一下極簡主義浪潮的前世今生。



阿道夫路斯 Moller House,沿街立面

阿道夫路斯 Moller House,沿街立面

用一句話來了解“極簡”的精髓,即德國建築師密斯·凡·德·羅所說:“少即是多”。身為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長,他提出這一觀點本質上也是包豪斯設計理念的延伸。



體現在創作上,就是用最簡單的形式表達最豐富的思想和理念,把方法、手段、材料都進行最大限度的簡化,形成純粹、無雜質的藝術效果,從而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

這種用最基礎直抵最本質的思路,頗有些大巧不工、大智若愚的味道。



密斯·凡·德·羅 《範斯沃斯住宅》1945年

密斯·凡·德·羅 巴塞羅那德國館 1929年

作為世界第一所專業設計學院,包豪斯學院在1919年成立,它為現代設計確立了基本的觀念和理想。



包豪斯設計學院

包豪斯的核心是“形式服從功能”,而這也是極簡設計的生命力所在,畢竟“簡”隻是服務於功能的手段,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之道,被後來崛起的北歐設計、日本設計貫徹、吸收。



抽象藝術家蒙德裏安《紅色和藍色構成》

20世紀五十年代,二戰後的北歐五國經濟高速發展,高福利政策、高水平的公共教育為設計發展提供了基石。

北歐設計師走上世界舞台,他們接續包豪斯的現代設計理念,為普通人設計能夠買得起的日常物品,因此整體風格尤為實用、質樸,並在設計中引入了剛嶄露頭角的人體工學。

第一把人體工學辦公Fysio椅,就是在北歐設計師庫卡波羅手中誕生。


庫卡波羅 Fysio 椅

縱觀北歐式極簡,大多拋棄複雜的造型,運用高度概括的線條、簡潔直接的圖案,功能優先且貼近自然。但是顏色並不性冷淡,反倒相較日本設計更為溫暖許多。


BeoSound 9000 CD Player(1996)

以宜家為例,他們提出“設計”的五大元素:美觀、使用、優質、可持續性、低價,這其實也正是北歐設計的一貫特點。


BeoSound 1/2 Wireless Speaker (2016)


北歐之後,日本設計異軍突起。 20 世紀八九十年代,平成大蕭條導致嚴重的泡沫經濟,危機令日本人開始思考設計該如何為振興本國經濟做出貢獻,無印良品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



作為田中一光與西友百貨的實驗品,它開啟了根植民族文化的產品生產、設計與成熟商業運作結合的全新模式,為日本設計走出困境提供了土壤和道路。

20 世紀末,日本設計逐步聲名鵲起,成為亞洲設計的代表,以深澤直人、原研哉、安藤忠雄等設計師和無印良品為代表,將日式極簡推向了世界舞台。


Water Kettle,柳宗理, 1994

為柳宗理贏得世界聲譽的蝴蝶凳

在日本設計師手中,極簡設計得到了新的詮釋,哲學思想、禪宗文化這些精神力量被融入到設計當中,從而為“極簡”注入更深層次的思考。

從一種視覺浪潮,發展到看似可以指導現代人應對物質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生活方式,設計師們也開始希望以設計的力量為使用者帶來慰藉。


日本極簡設計工作室 nendo 作品


“極簡主義”的平行世界

雖然如今隻要一個作品足夠性冷淡,喊上一聲“極簡”也不能算錯。


但我們若是嚴謹定義,“極簡主義”(Minimal Art)這個英文單詞,其實另有所指。 “極簡主義”這一詞由英國哲學家理查德·烏海姆創造出來,本來是貶義,用以諷刺當時為了視覺效果故意減少畫面內容的創作潮流。

20世紀5、60年代的美國,流行的是自由、淩亂、但充滿張力、以波洛克為代表的的抽象表現主義。


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波洛克在作畫

那時,有一群藝術家走向另一個新極端:他們用單一、幾何、甚至機械的元素組成畫麵,將一切簡化到極致:一個立方體、一張白色畫布,甚至讓人分不清這到底是材料還是藝術品,這就是當時的“極簡主義”。


《白底上的黑色方塊》1913年 馬列維奇

伊夫·克萊因,IKB 191, 1962

羅伯特·曼戈爾德作品

除了繪畫,極簡主義在音樂、雕塑、建築、服裝等各個領域都有著相當的影響。

極簡這一創作手段之所以會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根源在於其理念中對純粹的極致追求,用極簡的手段來解決問題,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創造準則。


極簡主義雕塑 卡爾·安德烈作品《鋼和鎂的平面》

山本耀司的極簡服裝設計

三宅一生的極簡服裝設計

而將極簡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其中也有傑出的案例。典型如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萬年不變的牛仔褲黑毛衣。

“極簡”貫穿在了他的產品設計和個人生活,可以說喬布斯對極簡的迷戀造就了蘋果,正是他將“至繁歸於至簡”寫入第一本蘋果手冊當中。


青年喬布斯的斷舍離生活


極簡的特徵

籠統地說,極簡主義設計可以歸納出以下特點。


1. 大面積留白

“以無勝有,以簡勝繁”, 留白的目的,永遠是突出主體,從而把畫面中的主體加以強調、突出,盡可能捨棄那些繁瑣、次要的東西。恰到好處的留白,隻會讓主體獲得更加強烈的表現。


原研哉研究院產品包裝設計系列

原研哉研究院品牌設計系列
深澤直人 ±0 加濕器 2003年

深澤直人為《MUJI壁掛CD播放器》


2. 簡約配色

極簡設計中,顏色同樣需要簡約,通篇“性冷淡”不是必須的,但極簡大師們更為關注黑白、冷暖,這些張力關係更為關鍵,通過直接的對比將主體突出,從而形成強大的視覺衝擊是極簡吸引人的核心。


柳宗理 Elephant Stool 1954

安藤忠雄的建築設計



3. 幾何圖形

圖形是世界上最簡約的語言。實際上,設計實質也是在傳遞一種信息,麵對實際的需求,“極簡”是絕不能以犧牲實用性為代價。在如今茫茫的信息海洋之中,抽象的幾何圖形天生契合極簡風。


原研哉《梅田醫院指示標誌》

田中一光《 日本舞蹈》 1981

原研哉《長野冬奧會閉幕式節目單》

無印良品的第一張海報 1980年 田中一光


4. 直白內容

“極簡”本質上是一種直指人心,最簡單的設計其實往往是最有效的。盡可能地剝離純裝飾性的設計,確保核心信息是一目了然,少即是多總不會錯。


新村則人的設計海報


“極簡”並不意味著簡單,恰恰相反,而是精準、堅定地剔除多餘之物,從而獲得完美和寧靜。



文章來源:設計之家 / Canva設計

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先人的智慧告訴我們,冷熱季節交替的痕跡身體感官反應最明瞭,噴嚏、乾燥、過敏加上突發性的疾病,不僅需留意秋老虎發威,隨時出門得加件薄外套,一旦過了中秋就得開始準備更替換季衣物,眼看著都來不及跟上它的速度。


瞬間,等到周遭的環境與視覺接收皆悄咪咪地換上了秋天的顏色,提醒你更強烈地感受到該添購秋季新品了,才驚覺得記著預約美味的膏蟹饗宴,幫家中佔據一整個夏季的消暑冰品、清涼風扇換成棉花糖熱可可與暖呼呼的燭台小桌燈。

或許,社群網站的濾鏡也該換成秋天的色調!



作者 Andrea De la Parra


縱使新冠病毒疫情限制了長距離的移動範圍,但可沒有讓這個世界失去原始色彩應有的溫度,而因為人為污染的減少,大自然逐漸顯露出原本率真無瑕的樣貌,反倒更適合拿起鏡頭,記錄下方圓之間最純粹的美景。


一個美麗的節日:9月14日「世界攝影日」即將到來,試著讓你的社群網站多添上幾張如Instagram攝影網紅名人般拍出的秋季美照吧!


「世界攝影日」的用意即是在於將攝影的樂趣更為推廣至大眾平民運動,藉著「以光影繪畫寫作」的形式,讓攝影不只能隨手拍隨手紀錄日常,也能從中學習模仿大師的攝影方式,並透過社群網站傳遞發散到世界各地,以視覺圖像連結共感任何一個未知的陌生人。



作者 Andrey Yurlov


Shutterstock幫你整理出八個絕對一眼愛上秋天氣息的攝影技法,只要學會舉一反三,即使在亞熱帶地區的台灣,也能一手拍出富含秋詩篇篇的濃厚意境讓悲秋之情轉化為暖流湧現。不僅如此,我們還準備了海量的高質感秋日氛圍圖庫,絕不遺漏任何一個讓你愛上秋天、體感秋季來臨的機會!準備好迎接這場「唱秋」的靈感浪潮了嗎~



作者 maxbelchenko


1. 曬出第一炮秋季限定


「世界攝影日」的大眾攝影訴求之下,最能突顯照片吸睛的法則,首推就是搶先公開!今年秋季限定的第一杯南瓜燕麥拿鐵,第一顆親自手作的蓮蓉月餅,剛剛滿開的第一波滿山楓紅,只要速度夠快夠精準,你的攝影作品就能是掌握秋天氣息的第一把傳聲筒。


這也是許多行銷公司選擇與攝影influncer合作獨家公開新產品的常用手法,身為一般民眾也可以透過自己的生活紀錄Plog(Picture + Blog),挖掘每一個街頭隨意的新發現,讓自己成為慧眼獨具的第一名。



作者 Venus78


作者 Pryimachuk Mariana

作者 TTstudio


2. 暖色調光影就是秋之王道


即使是枯黃凋零的芒草,使用大量的暖色調覆蓋,也能感受到秋天溫暖的懷抱簇擁。


無人的長椅與飄然灑落的楓葉,看似孤獨寂寞的離人悲秋主題,疊加運用了暖色調光影後,呈現的秋日風景情懷卻比春日蒞臨還要感到暖心。



作者 yul38885

作者 CHEN MIN CHUN



3. 豐收與慾望的季節


就像在旅館攤開一地的旅行戰利品,或是從超市搜刮了滿車的當季食材,秋天就是沒有任何理由的展現數大便是美!


取鏡原則就是要塞滿整個鏡頭框不允許留白。豐收的秋天、蟹膏滿、牡蠣肥、瓜果甜,美食照不僅要美還得要種類繁多且量體巨大,大快朵頤之餘,盡顯堆堆疊疊滿滿填塞欲望的食慾之秋。



作者 Ilya Shnurok

作者 Foxys Forest Manufacture


4. 家庭的方寸之間


停留在家裡的時間變多了,共同生活居住的家人與空間環境成為最常出現在鏡頭下的普遍素材。


一些家裡的小擺飾與衣服質料的變化,能讓整個空間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觸感情調。木質的餐具、黑灰白的抱枕與茶具,長久待著的空間也能藉著情境轉換而讓心理感受季節的變換。



作者 Jurij Krupiak


作者 PhotoJuli86


作者 Alena Ozerova

作者 Sunny Forest



5. 羊毛毯、棉襪與法蘭絨格子衫


常常看到網路上一張秋季穿搭的照片,就能讓你立刻想敗同款嗎?


寬大到能遮蓋到掌心的舒適針織衣、秋天百搭的法蘭絨格子衫,還有與熱咖啡連結一氣的毛毯棉襪,即使櫃子裡已經有了類似的單品,但新推出的款式還是想擁有!


是因為秋天到了~



作者 Bogdan Sonjachnyj

作者 Yulia von Eisenstein

作者 Alena Ozerova


6. 南瓜與枯藤老樹昏鴉


實在沒有任何靈感嗎?


那麼就拍那些因為迎來秋天而潸然落下的枯葉吧,選擇一個山林裡的步道,那些走過踩過的落葉的痕跡,覺得讓你的照片秋意滿溢。


再不然就跟南瓜一起拍照吧~ 南瓜就是秋天的代名詞,沒有比這個更襯職的代言人了。



作者 NATALIA61


作者 Konev Mikhail

作者 Chen Liang-Dao


7. 捎來秋意的明信片


著名的海外觀光景點或許暫時無法親身前往,但可以透過網路欣賞到即時風景,人與人溝通的途徑不僅沒有中斷,反而更為多元化。過去癡癡等待得交換明信片也可以透過網路即時傳送:地中海捎來了秋天醃製粉紅櫻桃果醬的訊息,每年秋天才吃得到的燕麥巧克力棉花糖餅,與栗子焦糖拿鐵一起在楓葉樹下上市。世界上每一個地方依舊循著季節變換而穩定地進行著。


作者 Duet PandG

作者 Olga Miltsova

作者 Yasonya


8. 與秋天保持安全距離?


Autumn + social distance = 什麼樣的秋季情景呢?


這是一個很好的攝影主題,我們選了幾個攝影作品提供給你參考:疫情下讓人與人隔得更遠之秋日別離,在不變的美麗楓葉景色下不斷增生而出的消毒劑與乾洗手設備。或許,你的鏡頭下還有更多更有趣的靈感。



作者 Tithi Luadthong


作者 Pierre Leclerc


文章來源: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