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

「藝術銀行」坐落在台中火車站周邊,各大銀行聚集的金融重地,但在這裡交易的不是金流,而是藝術品。
與美術館、藝廊等藝術蒐藏所不同的是,藝術銀行提供「租借」的服務,客戶可以依照用途、時間長度來選擇藝術品。如果不知道該如何規劃,藝術銀行也有專業的藝術諮詢和客製化的整合服務,就像一般銀行的理財專員一樣,只是這裡幫你打理的不是存款,而是藝術方面的需求呢!

2018 年新品展─「非自然現象」

藝術銀行平時除了租借藝術品,每一季也會搭配主題策展,目前正在展出的是 2018 年新品展─「非自然現象」。策展人吳冠瑩從「大學炸彈客」獲得靈感,將本年度最新採購的作品規劃成三個子題,分別為象徵萌芽起點的「滋長.移植.開發」、高度發展的「科技與衝突」,以及無法挽回的「末世現象」,全區共有二十幾件多元媒材的藝術作品,述說探討生命與環境、起源與進步之間的關聯及衝突。
第一個主題區「滋長.移植.開發」的作品包含雕塑、壓克力畫、攝影、膠彩、複合媒材、油畫等類型的創作,藝術家們藉由不同型態的媒材訴說著共通的概念。在這區可以感受到人們對未來的期待,充滿成長的希望與探索,卻也開始出現許多與自然法則相違背的現象,例如以美麗柔和的色調畫出被繩索綑綁、移植的樹木,充滿了矛盾與不自然。
如同大學炸彈客希爾多·卡辛斯基(Theodore Kaczynski)所言:「工業文明帶給人類的是極大的災難。」第二主題區「科技與衝突」正是以視覺帶出這種災難感,有相當直覺,帶給觀展者視覺刺激的創作,也有透過童趣畫面引發反思的作品。
「工業文明極大地增加了發達國家的人口預期壽命,但也破壞了社會的穩定性,令生活空虛無味,剝奪了人類的尊嚴,導致了心理疾病的擴散,還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界。」───希爾多·卡辛斯基
自然的聲音與科技的聲音。
第三主題區「末世現象」呈現出一系列科技進步後的結果。一進去先看到的是用繽紛的玻璃紙堆疊出連綿的山巒,訴說著存在於環境中的不自然。還有以工業區為主角的攝影作品,用獨特的視角展現出震撼與衝擊感。
雲林嘉義一帶,海平面上升後空曠寂寥的景象。
卡辛斯基在 1995 年做出的的預言在這二十多年間一一應驗,他認為「自由與技術進步不相容,技術越進步,自由越後退」,比如在有了汽車後,城市的布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多數人的住宅已經不在工作場所、購物區和娛樂區的步行距離之內,他們不得不依賴汽車。也因此,人們不再擁有不使用新技術的自由了。
工業星球。360度環景攝影的特殊視角,將實際存在我們身邊的景象,透過球型投影將一個小範圍的地景形變成一個獨立星球的超現實構圖。
展出藝術家(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秀、王聖文、伊祐噶照、朱書麒、吳育綸、林正哲、周代焌、林志航、林儒鐸、涂智惟、陳依純、郭奕臣、黃建樺、馮偉中、張獻文、楊順發、賴昱成、蘇子涵
策展人:吳冠瑩
空間設計:蘇承璞
視覺設計:李信宏 AU.LAB設計實驗室
開放時間:2018.11.23-2019.02.27 每週一~五9:00~17:00
展出地點:藝術銀行展示室(臺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1樓)

藝術銀行的起源

早在 1972 年,加拿大為支持國內的年輕藝術家,增加大眾接觸、瞭解和欣賞藝術品的機會,由非政府文化機構自費建立了「藝術銀行」。
在政府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或政策的保障下,購買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再將作品銷售或租賃給政府機關、公共空間、企業或私人用於陳列、裝飾、收藏等,從而獲得運轉資金。之後,澳大利亞、挪威、日本、南韓、印度等國家也都陸續開辦有「藝術銀行」業務。
而台灣的藝術銀行為文化部發起,由國立臺灣美術館執行的機構。截至目前購藏超過 1,795 件臺灣當代藝術作品,每年度透過公開徵件購入新品,鼓勵並扶植臺灣當代藝術家創作,透過藝術品租賃流通,營造多樣的藝術欣賞環境。
藝術銀行購藏豐富的臺灣當代藝術作品,種類包括水墨、膠彩畫、書法、油畫、水彩、版畫、壓克力畫、雕塑、攝影、複合媒材、素描、裝置與新媒體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