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銀行」坐落在台中火車站周邊,各大銀行聚集的金融重地,但在這裡交易的不是金流,而是藝術品。
與美術館、藝廊等藝術蒐藏所不同的是,藝術銀行提供「租借」的服務,客戶可以依照用途、時間長度來選擇藝術品。如果不知道該如何規劃,藝術銀行也有專業的藝術諮詢和客製化的整合服務,就像一般銀行的理財專員一樣,只是這裡幫你打理的不是存款,而是藝術方面的需求呢!

2018 年新品展─「非自然現象」
藝術銀行平時除了租借藝術品,每一季也會搭配主題策展,目前正在展出的是 2018 年新品展─「非自然現象」。策展人吳冠瑩從「大學炸彈客」獲得靈感,將本年度最新採購的作品規劃成三個子題,分別為象徵萌芽起點的「滋長.移植.開發」、高度發展的「科技與衝突」,以及無法挽回的「末世現象」,全區共有二十幾件多元媒材的藝術作品,述說探討生命與環境、起源與進步之間的關聯及衝突。

第一個主題區「滋長.移植.開發」的作品包含雕塑、壓克力畫、攝影、膠彩、複合媒材、油畫等類型的創作,藝術家們藉由不同型態的媒材訴說著共通的概念。在這區可以感受到人們對未來的期待,充滿成長的希望與探索,卻也開始出現許多與自然法則相違背的現象,例如以美麗柔和的色調畫出被繩索綑綁、移植的樹木,充滿了矛盾與不自然。



如同大學炸彈客希爾多·卡辛斯基(Theodore Kaczynski)所言:「工業文明帶給人類的是極大的災難。」第二主題區「科技與衝突」正是以視覺帶出這種災難感,有相當直覺,帶給觀展者視覺刺激的創作,也有透過童趣畫面引發反思的作品。


「工業文明極大地增加了發達國家的人口預期壽命,但也破壞了社會的穩定性,令生活空虛無味,剝奪了人類的尊嚴,導致了心理疾病的擴散,還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界。」───希爾多·卡辛斯基
第三主題區「末世現象」呈現出一系列科技進步後的結果。一進去先看到的是用繽紛的玻璃紙堆疊出連綿的山巒,訴說著存在於環境中的不自然。還有以工業區為主角的攝影作品,用獨特的視角展現出震撼與衝擊感。

卡辛斯基在 1995 年做出的的預言在這二十多年間一一應驗,他認為「自由與技術進步不相容,技術越進步,自由越後退」,比如在有了汽車後,城市的布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多數人的住宅已經不在工作場所、購物區和娛樂區的步行距離之內,他們不得不依賴汽車。也因此,人們不再擁有不使用新技術的自由了。
展出藝術家(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秀、王聖文、伊祐噶照、朱書麒、吳育綸、林正哲、周代焌、林志航、林儒鐸、涂智惟、陳依純、郭奕臣、黃建樺、馮偉中、張獻文、楊順發、賴昱成、蘇子涵
王秀、王聖文、伊祐噶照、朱書麒、吳育綸、林正哲、周代焌、林志航、林儒鐸、涂智惟、陳依純、郭奕臣、黃建樺、馮偉中、張獻文、楊順發、賴昱成、蘇子涵
策展人:吳冠瑩
空間設計:蘇承璞
視覺設計:李信宏 AU.LAB設計實驗室
空間設計:蘇承璞
視覺設計:李信宏 AU.LAB設計實驗室
開放時間:2018.11.23-2019.02.27 每週一~五9:00~17:00
展出地點:藝術銀行展示室(臺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1樓)
展出地點:藝術銀行展示室(臺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1樓)
藝術銀行的起源
早在 1972 年,加拿大為支持國內的年輕藝術家,增加大眾接觸、瞭解和欣賞藝術品的機會,由非政府文化機構自費建立了「藝術銀行」。
在政府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或政策的保障下,購買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再將作品銷售或租賃給政府機關、公共空間、企業或私人用於陳列、裝飾、收藏等,從而獲得運轉資金。之後,澳大利亞、挪威、日本、南韓、印度等國家也都陸續開辦有「藝術銀行」業務。

而台灣的藝術銀行為文化部發起,由國立臺灣美術館執行的機構。截至目前購藏超過 1,795 件臺灣當代藝術作品,每年度透過公開徵件購入新品,鼓勵並扶植臺灣當代藝術家創作,透過藝術品租賃流通,營造多樣的藝術欣賞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