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企業品牌修正
成功案例-誠品書店
eslite,是由法文古字引用而來,為「菁英」之意。 誠,是一份誠懇的心意,一份執著的關懷; 品,是一份專業的素養,一份嚴謹的選擇。 我們將之取名「誠品」,代表著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與實踐。 誠品書店二十年來,對出版閱讀產業的深耕及對藝術人文的堅持,使誠品書店成為台灣的文化地標,同時也成為華人世界中,富含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最佳知識品牌。創意、生活的最佳知識品牌。
成功案例-台新銀行
台新銀行設立於 1992 年,係於 1990 年由董事長吳東亮邀摯友及企業知名賢達共同發起創設。自創立以來,即不斷擴充經營項目及營運網路,積極發揮仲介社會資金供需,促進經濟繁榮的金融功能。
2023年12月7日 星期四
天將品牌設計總監Spencer Chen獲母校頒與傑出校友獎。恩師 吳博文不能忘...
#中國科技大學58週年校慶 #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碩士班 #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獲獎連連 Spencer Chen #天將品牌設計 #天將總監SPENCER #天將品牌設計 #數位品牌設計 #數位品牌行銷設計 #CIS品牌設計 #設計行銷 #品牌識別音樂設計
2023年12月3日 星期日
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固然不是每個藝術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流芳千古,至少也不會希望它們只是猶如浮雲般的曇花一現,英國藝術家Justin Bateman以石頭所創作的馬賽克畫作,有著不算長的保存期限,卻依舊讓他樂此不疲。Bateman以土地為畫布,以因著歲月的洗禮而有色澤各異的鵝卵石、岩石,當成畫筆的筆觸或是像素,構成了一幅又一幅的作品,從名人的臉孔,到復刻經典藝術作品,無一不令人印象深刻,Bateman在Instagram上直接了當的說:「石頭是我的像素」。
Bateman目前旅居於泰國清邁,他在那裡的海灘、森林、鐵路和山林間,留下一個又一個的鵝卵石創作,要用這些看似有限的石頭顏色捕捉主題的特徵,似乎需要事先精心規劃,有趣的是,Bateman卻從沒有打過草稿,相反的,他讓石頭自己決定如何創作,他是這麼說的:「藝術應該永遠不受限制,然而在它的限制中,我找到了自由。這個過程的美妙之處,在於我永遠不知道,每件作品一開始會是什麼樣子。」
蒙娜麗莎的微笑
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
維納斯的誕生
林布蘭
通常Bateman需要花上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一件作品,不過Bateman不會因此對作品產生過多的「依戀」,他受到藏族僧侶的修行所啟發,藏族僧侶會用沙子創作出非常精細的曼陀囉,然後將之破壞,這種方式提醒了人們生命的無常,而這也是Bateman所欲探索的主題,他對於他的作品最滿意的地方,就是大自然最後會回收他所使用的材料,「我的作品是無常的,我只留下腳印」。
喬治華盛頓
幸好Bateman沒有忘記用相機記錄下他的創作,這才讓我們得以看見他的作品,看著每張棕褐色或是灰色系的照片中,帶著溫度的陰影和近乎灰白色的反光所構成的深度與細節,幾乎讓人無法相信,這全都只靠鵝卵石就能創作出來的,如果說真的是石頭告訴Bateman該怎麼創作,那麼背後操控這一切的那雙看不見的手,應該就是大自然之神吧!
泰國國王拉瑪九世
芙烈達卡蘿
有興趣的人,不妨關注 Bateman Instagram、官網欣賞更多的鵝卵石創作。
文章來源:大人物 / hsiun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看似簡單的線條往往有著無窮的變化性,在平面與空間中揮灑出各種可能,韓國藝術家Lee Sangsoo(이상수)便用經過噴漆處理的金屬條,透過彎曲、扭曲、盤繞等手法,創作出極簡風格的抽象雕塑中,捕捉到各種動物的特質,證明了當線條從2D平面來到3D立體世界,也能創造出栩栩如生的視覺效果。
Sangsoo認為,相較於繪畫是存在於想像的空間中,雕塑卻是在真實的世界裡,可以讓人看見、觸碰、感受,它就像人類一樣存在,也因為人類生活在三維空間中,因此創作三維藝術對他來說,變得很有吸引力。
從伸懶腰的暹羅貓,到兩兩相對的紅鶴、靠在牆壁邊休息的金剛鸚鵡,Sangsoo只用金屬條就能將各種動物的神韻與姿態,勾勒得維妙維肖,看似在2D平面與3D立體世界轉換自如,其實背後所下的苦功、花的努力可不少,至少光靠想像,就能感受到捕捉各種動物最明顯的特徵、金屬的加工處理等過程,絕不是紙上談兵就能搞定,然而Sangsoo卻能完美的以這種看似鴨子划水的低調風格,呈現出簡潔優雅的雕塑作品,並且讓觀眾一目了然,立刻掌握各種動物的個性,將「最簡單的事,最困難」這句話,表達得淋漓盡致。
若喜歡這一系列帶點童話風格的流線風格雕塑,也可關注藝術家的Instagram。
文章來源:大人物 / hsiun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卡羅維發利國際它成立於1946年,是歷史最悠久的A類電影節。與戛納,柏林,威尼斯,聖塞巴斯蒂安,莫斯科,蒙特利爾,上海和東京等頂級電影節齊名。 由於疫情的影響,原定於2020年舉辦的頒獎禮將延期合併至2021年7月2日-10日舉行。
自1995年以來,KVIFF每年不斷變化的視覺系統均由捷克布拉格的品牌創意設計公司 前段時間結束的第5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視覺形像也出自該公司之手。
相比於往屆,今年的主視覺顯得十分活潑和有趣,數字55則化身一雙雙明亮的大眼睛。以寓意經過漫長的等待,我們終於可以興奮地走進電影院,在黑暗中享受電影帶來的視聽盛宴,反映了重新聚在一起的快樂。
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在公眾監督日益嚴格的情況下,Facebook 推出了 Meta 來容納其應用程序,並暗示了備受討論的 Metaverse 的未來。
Facebook 更名為 Meta,此舉將其包括 WhatsApp 和 Instagram 在內的應用程序置於一個新的企業品牌之下。
據 Meta CEO Mark Zuckerberg 稱,更名是為了與公司未來的雄心相匹配。“現在我們的品牌與一種產品緊密相連,它不可能代表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更不用說未來了,”他說。
該識別是由公司的品牌和產品團隊內部設計的。Facebook 社交平台的名稱不會改變。
“我們選擇'Meta'是因為它可以表示'超越',”設計團隊解釋說,指的是這個詞的希臘起源。“對於我們公司來說,Meta 提醒我們,總是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構建。”
該團隊表示,新徽標經過精心設計,旨在“活在動態和 3D 中”以及 2D 環境。它使用 Quest——Meta 自己的虛擬現實技術被設計成一條單一的、連續的線。
該符號既類似於“m”又類似於無窮大符號,而藍色已從 Facebook 以前的企業標識中保留下來。設計團隊表示,該標誌“旨在從不同的角度體驗並與之互動”,同時“象徵著元宇宙中的無限視野”。
設計師說,新標誌可以“呈現出無限的紋理、顏色和動作,捕捉 3D 世界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在一系列 3D 可視化中,新徽標以像素化形式顯示,並分解為不同的形狀。
據內部團隊稱,創建新的字標是為了適應 Facebook 的廣泛產品。它使用公司自己的字體,該字體於 2019 年發布。
什麼是元宇宙?
儘管定義各不相同,但元界被廣泛認為是下一代互聯網以及它如何與虛擬空間和產品相交。
根據 Mark Zuckerberg 的說法,Meta 這個名字與 Metaverse 聯繫在一起,這是公司未來的關鍵因素。
在創始人的信中表示,Metaverse 將成為公司和互聯網的“下一個篇章”。“下一個平台將更加身臨其境——一個實體化的互聯網,你可以在其中體驗,而不僅僅是看著它,”他說。“我們稱之為元宇宙,它將觸及我們構建的每一個產品。”
他解釋說,Metaverse 將尋求讓我們的社交和在線工作方式更加身臨其境。Mark Zuckerberg 在一段試圖可視化元宇宙如何運作的影片中展示了如何通過耳機或技術支持的眼鏡訪問這些沉浸式空間。
“Metaverse 的定義品質將是一種存在感——就像你和另一個人在一起或在另一個地方一樣,”他補充道。
雖然 Mark Zuckerberg 自己也承認,這些空間還是在未來,設計師一直在探索這一技術在近年來,從合作和甚至草圖一起在VR。
臉書的未來
此次品牌重塑正值媒體對這家科技公司的審查加強之際。舉報人 Frances Haugen 一直在美國國會就 Facebook 的政策作證,包括它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它如何處理錯誤信息。
Facebook 之前的企業形像是由諮詢公司 Saffron 和字體代工廠 Dalton Maag 於 2019 年設計的。
Google 在 2015 年進行了類似的品牌重塑工作,當時它公佈了旗下企業形象 Alphabet,其中包含其子品牌,包括 Google 搜索平台。
文章來源:Design Week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2021年,GOOD DESIGN AWARD收到了5,835件報名作品,比去年增加約1,000件,這展示了人們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各種不便,透過設計的力量向前邁進的強烈意願。
正如今年的主題 「希求(希望、期望)與交動(相互作用)」, 沒有比現在更需要人、社會以及自然共同秉持希望,為創造嶄新的未來相互作用、共同努力。
從本年度的獲獎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每件作品都是通過加強人與人、人與社會及環境的聯繫,來回應我們的希望的設計。一個優秀的設計是構築社會的各式元素結合後開拓、放大、增加影響力,推動世界的應有存在方式和人們的感情向前發展。
GOOD DESIGN AWARD匯集各種領域中眾多不同設計方法的成果。希望獲獎的設計能夠展示它們作為今年的GOOD DESIGN的整體力量,引導我們走向希望的未來,創造出下一個新的GOOD DESIGN。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GOOD DESIGN AWARD 2021的BEST100設計。
01. 隨身物品
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提高道路安全意識的機器人。由家長預先登記位置,安裝在書包的肩帶上,到達目的地時,通過振動提醒孩子。當後方有汽車或自行車接近時,會發出振動提醒。專用APP促進親子交流,幫助孩子養成安全確認的習慣。
專為防護資源匱乏的醫療及看護現場設計的方便穿脫防護服。不同於背後打結式的傳統防護服,可像T恤一樣方便穿脫,在不接觸防護服前方(高風險區域)脫下廢棄。
穿戴式的小型空調裝置。使用Peltier水冷技術,有效冷卻血液流動最集中的頸部,為身處極端炎熱職場的用戶提供舒適的體驗,提高工作效率。
02. 個人護理產品
輕巧型摺疊式嬰兒車。重量5.9kg的鎂鋁合金車架,結實輕便,親子使用安全、安心。直觀的摺疊方式、摺疊後尺寸370mm x 345mm x 180mm,提升使用體驗。
依日本法規6歲以下兒童乘車時必須配有專用座椅,但汽車上安裝座椅面臨諸多問題。此款智能兒童安全帶巧妙地解決車內空間限制、攜帶困難和不易安裝等問題。
亞洲頭髮護理業界首款獲得Cradle 2 Cradle認證的洗髮精。造型的寓意、使用量指示、方便使用的塗抹噴嘴之外,使用永續素材、關注自然和人體安全性,永續經營環境的製作過程為今後的同行業產品樹立卓越的樣本。
結合會津傳統工藝和現代工業,世界首創的三維形態梳子。依照頭皮曲線設計的造型,確保從髮根至髮尾滑順梳理,令頭髮更易散發自然光澤。採用鎂合金,輕便結實,方便使用。
將塑膠成分降至最低的紙製刮鬍刀。刀柄採用3毫米的紙質材料,與金屬刀刃組裝後的整體重量僅4公克,輕巧便於攜帶。刀柄設計印刷不同圖案,可呈現出豐富的視覺效果。確保「剃鬚」的基礎功能之外,也為用戶帶來「選擇」和「使用」的樂趣。
03. 文具、興趣產品
結合鉛筆和自動筆之優點,無須手動推芯的嶄新自動鉛筆。自問世以來深受消費者喜愛。為了回歸書寫本質和追求質感,產品通過造型和表面材質升級,完美呈現基礎功能和卓越感覺。
以省略文字和圖案的方法對辦公常用文具進行再設計,突現道具的本質,激發用戶展開自由創造。活用既有的生產線,使辦公文具以全新的姿態重生。
為發育障礙者開發的筆記本。從紙張選擇、格線設計等細節考察,解決發育障礙者在使用筆記本時面臨的「反光刺眼」、「線條難以分辨」、「無關訊息令人分心」等問題,是一件方便所有使用者的魅力產品。
黏合劑成分以及容器均由天然材料製成。由於產品無毒害,從兒童到專業人士均可安心使用。三層級噴嘴設計,增加可操作性。
積木 – tumi-isi / A4 + OFFICE CAMP LLC
為兒童、大人帶來樂趣的多面體積木。通過隨機切割而成的木塊以平衡的方式堆疊激發感官,培養用戶的創造性。
無線式相較傳統膠槍更具操作性,並可以自立於桌上。絕緣處理確保使用安全性。精緻的外形和友好的顏色,令膠槍從工具變身更貼近生活的文具式存在。
04. 生活用品
迎合現代生活的糠味噌桶。無需排水,微生物可以輕鬆地呼吸,節省空間的形狀,既可醃製又可儲存,合適的容器高度令攪拌時不會濺出,且便於放入冰箱。桶的邊緣以傳統漆面處理美觀、衛生。
高技術含量的生產與獨特設計語言相結合,共80款的系列餐具產品。曲線柔和,形態統一,完美地融入日常生活,提高餐桌上的質感。
擁有50多年歷史的電線老鋪推出的高質量延長線系列產品。採用高壓VCT電纜,電極與本體一體成型,確保耐用性的同時,簡潔的設計方便融入家庭、商店、建築工地、戶外等任何環境。
無需使用剪刀等工具便可手動整齊分割的緩衝材。提高作業效率,避免因刀具帶來受傷。大幅減輕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的風險。
將防災用品生活化的睡袋。平常可作為家裡或車上的靠墊使用,發生災害時,可變身為睡袋,為用戶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
05. 家電
具有簡潔使用界面和外觀的APP遠端操控型電飯鍋。將豐富的功能指示集中在APP中,機體部分只保留最基本要件。在提高操作性和清潔性的同時,毫無多餘的設計使其與廚房空間更加協調。
減少食品浪費的食品用重量檢測盤。通過盤中食品的重量來檢測存量,連結APP可以輕鬆查看。避免因忘記存量而過度購買、以及家庭成員重複購買的問題。可以用於冰箱內外的各種食品存量確認。
06. 影像、音響、訊息產品
針對需要捕捉決定性時刻的專業人士和高端用戶的無反光鏡相機。繼承專業相機EOS-1DX系列的舒適操作性、防塵防濺性等,增強包括影片在內的基本拍攝性能,並在無反相機中首次導入視線自動對焦操作,高速、高靈敏度和高畫質擴大圖片和影像表達的可能性。
擁有大傳感器和高度功能性,但尺寸、重量和價格與全片幅機相同的新型相機。雖然性能卓越,但採用低調、穩重的形態和尺寸感。簡化物理性界面,上方輔助液晶屏的UI也非常優秀。高性能且價格親民,具有深遠的社會性意義。
為廣泛影像創作者提供電影級視覺表達,可以拍攝從電影到小規模影片的攝影機商品群。雖然是系列產品,卻沒有採用完全統一的造型手法,尺寸、比例、顏色以及質地等均有所不同,凸顯各自特性的同時,又展現系列產品的整體性。
造型緊湊、性能卓越、適用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的鏡頭群。重新審視「緊湊型鏡頭」的基準,以全金屬外殼實現高光學性能和最高品味的表面處理。作為值得信賴的攝影道具,還定位「高端緊湊型鏡頭」的新價值。
用於電影拍攝的12K 30FPS 3D全景相機。巧妙的內部零件布局確保良好的重量平衡,8個195度魚眼鏡頭井然有序地呈放射狀排列,精密的構造和精細的表面處理,營造出莊嚴、豪華的感覺。
支持5G和HDMI輸入,徹底改變創作者製作環境的專業智慧型手機。可以與專業攝影機連接,無論在任何地方都能實現高速無線傳輸。造型簡約、按鈕布局巧妙、使用方便,對兼容性進行深入推敲,精緻的表面處理更是凸顯產品的高級感。
重新定義遊戲體驗,為用戶帶來創新遊戲方式的遊戲機。觸覺技術、自適應觸發和3D音效技術創造環繞空間的沉浸式體驗。立體曲面造型,使產品成為具有象徵意義和情感性的存在。可拆卸的兩側面板方便內部清掃。無塗裝的塑料外殼簡化生產過程,且可以被回收利用。
07. 產業、醫療設備
搭載EPSON獨創小型分光設備的高精度、小型化、低價格的色差計。將印刷步驟中耗時的視覺色彩匹配過程數位化,並與智慧型手機和雲端服務相連接,集中管理色彩資訊,優化印刷業進程。輕巧的尺寸、無線連接和電池供電的便攜性,使其成為多站點印刷業務的理想選擇。
因設備傳感器基板的薄型化實現輕量化、高畫質的數位X光影像診斷設備。繼承便捷收放於病人身體下方的貝殼體造型,在成像面設置各種LED,並實現具有良好清潔性的無縫設計。除靜止圖像外,還配備透視影片生成功能,提供一種可以在醫院廣泛使用的新解決方案。
在放射線檢測處配備的數位X光影像診斷設備CALNEO Flow,可以拍攝動畫影像、靜止圖像的外科用移動型X光透視攝影設備。輕巧精妙的本體而實現的機動性,可根據身體部位選擇圖像大小以及旋轉構造,提供從術中透視到術後靜止圖像採樣之間無需更換設備的新工作流程。
放療需要有效地對腫瘤部位進行治療並儘量減少對正常組織的照射,因此需要制定一套高度精確的治療計劃。對需要經驗積累的手動作業進行充分支援,合理利用AI和深度學習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減輕醫生負擔,提高治療效果。
針對再生醫療而開發的,用於冷凍保存從人體採樣及培養的細胞的容器。從操作順序、構造、材料、造型等層面出發,克服既有容器的細菌污染風險、由超低溫環境以及冷凍狀態而引起的包裝破損風險、殘餘液體造成的細胞廢棄等問題,確保細胞的安定供給,提高再生醫療的效率。
08. 住宅設備
致力於創造優質睡眠環境的臥室專用空調。通過設置在枕邊的高精度傳感器和獨有的優質睡眠算法,幫助每位用戶實現良好睡眠。結合APP將睡眠狀態可視化,獲得身體感覺的反饋,確保良好睡眠,促進健康生活。
窗周邊產品 – TOSTEM Window Appliances / LIXIL Corporation
兼具設計、功能和安全的世界最高品質的窗周邊產品系列。以「人與建築的融合」為目標展開設計,最大限度追求對人,對建築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引導人與生活空間邁向全新的台階。
通過多種材質創造空間的豐富表現,搭載利用水流放鬆肩部和腰部的出水系統,以及貼合身體的舒適浴缸的系統浴室。跨越清潔身體的功能,令浴室成為享受沐浴、調養身心的空間。
在災害發生後,直接從汽車向家庭提供電力的緊急供電系統。廣泛適用於各種HEV車,採用貼近用戶的彈性設計和簡潔設計,供電方式簡單、可靠並與建築相協調。
09. 家具、辦公室及公用設備
對用戶和社會友好的模塊式沙發。可根據房間的形狀和家庭成員的人數進行組合、擴展。可拆卸式的外罩便於隨時清潔。用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更換外罩。當壽命結束時,用戶可以自行拆解、分類材料。
重新審視床墊廢料問題,開發出業內首創的易拆卸彈簧床墊結構。成功將拆卸時間從55分鐘縮短至6分鐘。促進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
拓展場所之可能性的,具有餐椅外觀的摺疊椅。以樸素的純色、友好的造型風格迎合休閒、舒適的辦公空間,機動性和收納性增加空間的使用性。
利用氫能源技術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純氫燃料電池。不僅可以單體使用,還可以多台連接,靈活地對應各種使用場合。有助於碳中和、永續性社會的發展。
從預防災害的角度來看,擔架應放置在任何人都能看到、接觸到公共區域,在緊急情況時可立即使用。然而,從儲存和設計的角度來看,許多設施將擔架存放在倉庫,使得緊急情況下難以被利用。壁掛式擔架以其高度的設計和機動性,能夠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救難。
10. 移動工具
作為環保車重生的項目,維持外觀和內部裝飾,改造具有豐富感性的「老式汽車」。相比現代車,老式汽車具有更加簡潔的構造和系統,只需將引擎換成電動馬達便可以低成本獲得環保的電動車。這也為汽車的未來開闢新的途徑。
深化「從剛到柔」的設計思想,兼顧負載性和耐久性的大型自卸式卡車。前板和甲板後方的橫樑由堅固且高強度的耐磨鋼板製成確保耐用性。消減加固框架、通過整面貨床的曲度承重圓型一體構造以及三張甲板構造,在實現輕量化的同時確保負載量。
牽引運送乘客行李和貨物的機場貨櫃牽引車。配備3級自動駕駛功能,致力於改善勞動密集型機場運輸作業。媲美發動機汽車的高性能,為減碳社會做出貢獻。
適應極寒環境、擁有近未來外觀的「自動式觀察基地」。採用在南極不存在、容易識別的綠色,通過高強度和耐寒性的車體提高安全性,作為保護觀測隊員的壁壘在南極考察中發揮作用。
讓「希望遠足」的乘客更容易實現願望。為滿足不熟悉鐵道的乘客的種種需求,在列車中配備簡潔、舒適的設施。提供可以和沿線居民一起享受旅途的服務,構築鐵道和當地社區的新關係。
在台灣全域運行的都市間特急列車。開發過程中積極接受公眾以及當地專家的意見。以簡潔的外觀、柔和、簡練的內裝,去除一切浮誇的要素,打造出增加當地人自豪感的標誌性移動工具。
擴展活動範圍、保持健康的解決方案式移動工具。步行模式下可以推動前行,滿足儘可能使用雙腿行走的需求;騎行模式下可以作為代步工具。
日本正面臨著司機短缺、平均裝載量僅40%的嚴重問題。通過開放式共享輸送、訊息P/F,以不同行業託運人的合作為幾乎破產的物流業解決問題。使用25米連結式卡車實現輕重混載,將原本3人份的貨量轉為1人負責,提高效率,消減CO2的排放、減輕司機的負擔,促進物流系統的可持續化。
11. 建築(獨棟住宅、小規模集合/共同住宅)
致力於對應生活方式、社會的變化,創造出兩種空間(世界)的住宅再構築項目。針對雙親、夫妻、住宅和店鋪、工作和家庭等各種雙世界觀的情況,以巧妙的空間構成,確保兩種空間的自在展開。
東日本大地震中失去房子後,花費10年時間獨自將房子搬遷至高處的住宅項目。 連接南邊山和北邊海的軸線上設置開放式大廳貫穿建築,建築的南北面均有4.7米高的開窗。以能夠感受山、海的生活區域為中心,形成南北軸擴張的生活環境。
支持當地醫療的住宅。業主是在醫院工作的夫妻,由於經常有醫療研修生來訪,住酒店難以融入當地社區。因此設計可容納20人住宿,幫助外來研修生更好地融入當地,和地域產生良好的關係。
經歷災後無法洗澡痛苦體驗的設計師,將自己的住宅改為一樓公共浴室,二樓居住空間的獨棟住宅項目。私有空間的公共化,促進和當地社區的交流。
包含出售舊書、雜貨的商店、酒吧和住宅功能的複合設施。由於狹長的地形條件,建築與街區的接觸面積非常大,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大膽地表現出店鋪和住宅的混合感,創造出一種新的城市住房方式。
將位於表參道的無證建築改建為擁有4間長屋、咖啡廳、共用空間和庭院的複合設施項目。以「不斷變化」為概念展開設計,採用減築、部分重建、拖曳等費力的手段,遵照法律要求進行防震、斷熱改造、重新取得認證提高建築價值。
為身患絕症的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臨終關懷醫院,也是當地醫療服務的樞紐。美麗的庭院、能夠感覺他人存在的空間設計,作為醫院和病人家庭之間的中介,除了為身患絕症的病人提供臨終關懷外,更創造一個可以讓病人與親朋好友共度美好時光的場所。
12. 建築(中、大規模集合/共同住宅)
柱、壁等主要構造均採用日本國產木材的高層公寓。在新領域中使用木構造材料顛覆建築業界的常識,與豐富的自然環境向連結,鼓勵居住者的意識改變,為循環型社會做出貢獻。
由員工宿舍改造的,擁有24戶、112個共享租賃空間,適合多代同堂的住宅設施。為展現區域具有都會和田園的優勢,以共享田地、通道以及寬敞、精緻的內部設計,創造出良好的居民關係。
位於名古屋市中心醫院的單身宿舍。位於高層公寓密集的區域,通過對陽台的立體布局,確保居住者享受陽光和自然風,提供既可安心休息,又可相互交流的場所。
位於廣島市內,與土地所有者共同開發的13棟住宅群項目。為了以更好的方式將土地傳給下一代,基於共享資產的概念,採用定期租賃權的方式,摒棄區塊間的圍牆,對每戶進行獨立設計、施工,創造豐富的社區環境。
13. 建築(產業、商業設施)
將擁有40年歷史的公司大樓改造成面向未來、發揮創造性的「實驗場」。基於「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開放區」概念,面向街區開放企業活動,建構各種人都能來訪的環境空間。可變的辦公空間作為街區的余白,迎合分散辦公時代所需的共感、共創體驗,提出都市中辦公室的未來像。
對應新冠疫情所帶來的新生活方式,位於東京六本木中心地帶的類住宅空間的辦公大樓。最大限度的引入都心公園的開放感,連接兩個具有特徵的風景,整體露台式的建築確保視線、風、光的通透性。
中規模租賃辦公大樓品牌「REVZO」的第一號項目。為用戶提供發揮個性、自由工作,感受不斷變化的自然,確保身心健康的空間以及智慧創造的場所。split core型兩側開放式設計以及中規模辦公室才能提供的創新,構築新型辦公室的原型。
集合店鋪、餐廳、聯合辦公空間、多功能廳以及集合住宅的立體構成複合式設施。通過原宿站前街到竹下街側街的半外部公共通道將集中在竹下街的人潮分流,開放的露台和小巷式空間如樹幹上的枝葉一樣立體展開,將來往的人流無縫連接。
在地下化的小田急線舊址上開發的,下北澤住宅區中的商店街。由4棟長屋型商住兩用建築(共10戶)以及一棟配套的商用建築組成,形成一個內置小廣場的區域。在兼顧觀光用途的同時,作為住商混合型商店街與當地社區融為一體。
料亭改裝的本館、町屋整修的別館以及新建的新館組成的全23室的住宿設施。針對百年料亭的拆除危機,設計師和京都市合作制定不受建築法約束,但安全性等同且高於法律規定的再生計劃。歷史建築變身為能夠讓旅客以及從業員感到愉悅的存在,以適當的方式傳承給後人。
旨在通過鄉村文化將日常生活觀光化的社區發展項目。由基於閒置房屋對策的「傳泊 古民家」、地域交流據點「傳泊 奄美旅館+まーぐん廣場」以及持續維持鄉村發展的高附加價值度假設施「傳泊 The Beachfront MIJORA」和「2waters」組成。
1900年開始的別府住宿業者的新賓館開發項目。擁有35間客房,可享受溫泉,俯瞰街區和別府灣的美景。公共空間向一般大眾開放,與周邊環境相連接,將土地的特徵與過往時間可視化的建築空間以及12組藝術作品作為媒介,連結當地居民和來訪者,形成新的交流場所。
14. 建築(公共設施)、土木工程、景觀
作為大學改革的一環,基於「空間改變學習」之概念而開發的新校舍。摒棄傳統的教室、走廊模式,採用半開放空間;整合教職員的工作場所,導入自由空間制度;365種不同的椅子以及多功能活動牆,方便學生自主構建學習空間。
幼兒園 – 小郡幼稚園 /
Katayamagakuen + MOO ARCHITECT WORKSHOP + YASUNARI Co.,LTD + Okazaki Wood Working Co.,Ltd.
被梯田包圍,披著石州瓦的木造園舍。活用當地木材,採用垂直原木結構和分棟形式。農業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是人類對自然的敏感性,而教育和建築可以培養這種敏感性。讓兒童在真正的木屋中生活、學習是最有效的途徑。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的國家紀念館。將包括地震、海嘯遺蹟在內的區域改造成紀念公園,設有車站、博物館、3.11廣場以及俯瞰大海的獻花台。作為為地震受害者哀悼和祈禱的設施,向未來傳承震災記憶和防災意識。
由1950年設立的普利司通美術館改建而來的新都市型美術館。新科技導入帶來的充實展示環境、導視系統和展示裝置之外,沒有閉塞感的內部空間設計,隨處確保通向外部的視線。作為服務公眾的新美術館,通過整體設計將「創造之體驗」的概念具象化。
疫苗接種會場等短時間內構成的空間的視覺導引系統大多不充分,使用者難以順利找到自己的目的地。提出同時展示空間和接種過程資訊的設計,形成有效的導引系統。
位於盛岡站前,為車站利用者、周邊居民開發的民設民營Park-PFI制度的公園再生項目。巧妙使用貨櫃,最大限度減少建築成本,和北上川組成一體的外部空間,讓當地居民重新體驗到當地豐富的生活資源。
原美軍基地前荒廢的美軍住宅地的租賃住宅開發項目。翻新23棟既有房屋,新建39棟商住兩用的標準住宅,不設圍牆,房屋之前通過綠道和空地連接。現已成為小家庭、老人、身心障礙者其樂融融工作、生活的社區。
15. 媒體、內容
顛覆常識的不易融化冰淇淋。在及時供應或享用正餐後,冷凍庫取出的冰品無法快速擁有綿密口感。準確地抓住消費者迫不期待吃冰的需求,不僅拓展吃冰淇淋的場景,也大大增加冰淇淋的可能性。
以「流通」為主題的,Vol.415《廣告》雜誌。收集關於商品和藝術作品從創作者到接收者的過程中的各種視點。獨自開發並採用「瓦楞紙包裝」作為思考「物品和流通的關係」的切入點。此外,封面上列出書店、代理公司和運輸公司,總共250個不同的流通渠道視覺化。
每年日本約有76,000例心臟性猝死。即使有目擊者,約有一半的人無法進行心肺復甦。由於培訓需要昂貴的人偶,在工作場所和學校傳播救生知識很困難。為此開發出世界首創的使用塑料瓶和紙片進行胸外按壓的方法,達到與訓練人偶的相同的訓練效果。
為所有喜歡日本觀光的人免費設計的形象符號系統。以「第二次來日本」為關鍵詞,簡潔、容易識別的造型,提供高質量的訊息傳播,將日本文化的深度和廣度傳達給外國旅客。
16. 系統、服務
活用真實場地與虛擬世界對接的新聲音娛樂服務。選擇喜好的內容,訪問地圖上的特定地點,與位置資訊聯動,自動聽取聲音和音樂。一邊聆聽聲音,一邊發現街區的新魅力和快樂。
倡導「由居住者自由主導家裝」,提供家裝建材和住宅設備銷售以及裝修施工的網絡服務。也配有用戶事例、施工體驗紀錄以及建材選擇指南等住宅媒體的功能。激發每個人對理想家園的渴望,提供表達自我風格的途徑。
攜帶嬰兒、兒童外出的移動前、移動中、移動後提供綜合輔助的網絡服務。針對嬰兒車、嬰兒背帶以及一起行走等孩子的移動方式提供綜合路途提案。電車的下車門指示、紙尿褲的更換、哺乳時重要的設備訊息。還提供外出紀錄、備忘錄等的檢查清單以便支援親子安全、舒適的旅行。
為減少塑料垃圾,在無印良品店鋪里設置免費的飲水機,鼓勵大家帶水,而不是購買。飲水機通過過濾器使用自來水,可以反覆使用的水瓶提升飲水機的利用。水瓶採用方便攜帶的扁平造型和尺寸。透過APP顯示供水點,供水量和供水處所減少的二氧化碳。
儘早發現登山遇難者的服務。發信機式的會員證和全國範圍的搜救網絡相連接,迅速、準確地確認遇難者的下落並轉告給救援機構。此外,山區積累的搜救基礎設施,還可以對應地震及洪水等災害的救援工作。
日本國土交通省主導的3D都市模型的整備、活用、開放數據化項目。網絡空間再現真實城市空間數據為宗旨,運用於城市規劃、防災政策和新服務等各種領域創造使用案例。
17. 地域構想、活動
針對兒童建築教育的書籍。從2104年開始在大阪持續舉辦的建築公開活動中,安排專門針對孩子們進行的參觀活動和工作坊,專注於兒童建築教育。通過豐富的照片和圖片提出各種問題,通過自己的思考,理解建築的趣味性。
以老年人為首的所有居民在生活中使用數位技術為宗旨的全町事業。構築官民共創方式綜合推進的體制。
始於大米倉庫的改造,現已將30多處閒置建築改裝成店鋪,擴展到地區的再生計劃。將閒置建築的業主與希望開店的人對接,根據他們提出的預算,提供適合的設計和施工協助。形成當地居民既可日常利用,又可促進當地振興的街道社區。
在淺間山腳下以闊葉樹為中心展開自我維持型的林業,在限制範圍的山林和廢棄的田地,從事養蜂活動以促進植被循環。木材用於柴火和建築材料。蜂蜜用於食材或加工產品。打造了每年接待10萬人的宿營地。對當地資源的價值活化,為人們創造聚集的場所,構築可持續的循環業務,在共同體內將生產和消費無縫連接。
將廢棄的衣服變回纖維並重新製成衣服的系統。在零售店內設立的一條微型生產線,客戶可直接觀看服裝回收的整個過程,不用水也無須化學品,從消毒、開纖、紡紗到服裝編織,都在一座40英尺的玻璃容器中進行。
位於台東16個鄉鎮和9個民族的各種傳統食品為基礎,以國際慢食運動的精髓為中心,策劃的具有不同主題的活動。作為旅遊產業、公共教育、食品及農業文化的重要平台,創建了一個慢食社區,推廣傳統飲食文化,支持當地產品。
18. 一般構想、活動
以分身機器人的開發為中心,構築「遠端勞動人才介紹服務」,通過科技和UX幫助希望工作的人消除各種「障礙」的事業。機器人作為媒介,咖啡館作為平台,幫助身心障礙者自食其力,讓消費者、企業以及社會建立真正的聯繫。
世界首創在咖啡生產者和烘焙商之間以一麻袋為單位進行直接交易的線上平台。增加生產者的盈收和烘焙師的附加價值,在幫助富有地域特色受歡迎的精品咖啡提高市場份額之際,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樣的選擇性。
將個人、商店、企業捐贈的食物和日用品,傳遞給新冠疫情下生活困難的人的服務系統。受助者可無須在意他人眼光,一年365天24小時自選物資。活用ICT的貧困支援和減少食物浪費連結活用,為商業設施發揮新公共機能。
利用日本國內的家居購物連鎖店(1208間店鋪),在災害發生後啟動物流網,應各地方政府需求,為受災地提供適當的災後重建物資的機制。將災害重建物資個別儲存在全國10間物流中心,為緊急情況做好準備。
向員工、供應商提供環境教育,通過產品向消費者傳達企業的價值觀,設定內部減碳目標,降低企業對環境的影響,進而影響行業和供應鏈的環保意識。
對在職人士、幼兒保育員、兒童及家人在內的廣泛相關人士提供的綜合性服務設計。大幅減少在職人的工作量,使他們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提高對工作的滿意度,避免離職。同時讓兒童得到更好的成長並使家長感到安心。
以文化藝術活動為主軸,推動兒童、身心障礙者以及當地居民的相互連結,與身心障礙者福利事業向結合的新型藝術中心。
為海外從業人員提供的創新教育項目。通過免費的教材和在線資源,海外從業人員可以及時適應當地的生活,與在地人展開高質量的互動。
關於BEST 100和其它獲獎作品的詳細資訊均可在G Mark的官方網站查閱,
https://www.g-mark.org/?locale=zh_TW
文章來源:GOOD DESIGN AWARD i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