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乎每一位設計師都有過比稿的經歷,這場充滿花俏各式心機的戰爭,只為贏得最後的勝利。
設計師為什麼不喜歡比稿,這就像是問設計為什麼要收費?!
我們都想當人生的贏家,但大部分時候只能無功而返。該如何看待比稿這種形式的存在?對需求方和設計師而言,這會是最好的相處方式嗎?
比稿某種程度上就是免費設計
什麼是比稿?國際通用的解釋是有的廣告主不會將廣告計劃立即委託一家廣告公司,而是讓多家廣告公司彼此競爭,再從中選擇最優秀、最滿意的廣告公司,並支付每位設計師一定費用。
但隨著比稿模式的演變,在設計世界裡,這往往意味著免費的設計。比如要求幾位設計師先給出一份設計方案再進行篩選,或者舉辦一場設計大賽徵集作品,選出最後的優勝者。而對於那些淘汰的設計師而言,可能白白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卻什麼也沒得到。
「走過最長的路就是客戶爸爸的套路。」
試想,我們去餐廳吃飯會要求試吃滿意了再付錢嗎?去律所會要求找四五位律師各自研究案件,選一位最好的嗎…可以發現,在其他行業很少有人會認同「免費工作」這種荒謬的方式。但在設計行業似乎已成常態。很多時候需求方會理所當然地要求比稿,大環境下,設計師儘管內心不願意也只能選擇接受。
國外知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