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種顏色呢?隈研吾設計的畫材店 Pigment Tokyo 收藏有 4200 多種色彩的顏料,看起來幾乎都把上帝創造的顏色都收藏盡了,但這個地方真要和哈佛圖書館的斯特勞斯中心相比,可能還是略遜一籌。
斯特勞斯保護技術研究中心的獨特,在於其中收藏的顏料的珍奇和不同尋常,例如:

  • 木乃伊身上提煉出的棕色
  • 青金石磨出的藍色
  • 海底蝸牛分泌的紫色
  • 甲殼蟲碾碎得來的紅色
  • 礦物製成的致命的黃色和翡翠綠……



歷史學家 Edward Forbes(愛德華·福布斯)從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期間開始周遊世界,途中他熱愛搜羅各地的顏料,然後悉心裝進一個個小玻璃瓶中,帶回哈佛,每次旅行,他絕不會空手而歸。他一共搜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 2500 種顏料,這些收藏便根據他的名字,命名為「The Forbes Pigment Collection」。
Edward Forbes 這個四處收集顏料的愛好源自他早期的收藏經歷,1899年他購入了一幅 14 世紀的畫作《Madonna and Child with Saints》(聖母子與諸聖徒),結果發現由於之前保管不善,畫作惡化的非常迅速,事實上,很多經典畫作就是這樣損壞的。於是從 1900 年起的 50 年,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探索畫是如何製作上去。


漸漸的, Edward Forbes 注意到很多畫作中顏料的萃取和製作方法大多早已失傳,這為畫作的保護增加了難度,也讓他意識到了顏料的重要性——將顏料保護起來,是保護畫作的基礎,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接觸到很多關於顏料的秘聞和有趣的故事


如今,「The Forbes Pigment Collection」被妥善保存在哈佛圖書館的斯特勞斯保護技術研究中心,多以最原始未加工過的粉末狀形式封存在玻璃容器中,這些顏料按照色系整齊有序地擺放在一個個高高的玻璃櫃中。除了這些古老的顏料,斯特勞斯中心如今也開始收藏上世紀 70 年代後的人工合成顏料了。



一支支儲存在玻璃櫃裡的顏料樣品很難不讓人聯想到藥劑瓶和醫院,不過,這些濃縮的粉劑確實和「治愈」聯繫在一起,但並不是用於治療人的身體疾病,而是為了幫助修復古老的畫作。
除此之外,對這些古老顏料樣品進行化學分析,還能非常有效地鑑定畫作的真偽。



2007 年的時候,斯特勞斯中心就曾經鑑定過據說是 Jackson Pollock (他的畫作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畫作之一)的原作,結果在其中發現了不少 Jackson Pollock 當時不可能使用的顏料,比如 Red 254,這種化學反應的副產品,直到畫家逝世後 20 年才被發現。
一起來看一看斯特勞斯中心的資深研究者 Narayan Khandekar 和大家分享的 Edward Forbes 蒐集來的若干種有趣的顏料以及顏料背後的趣聞吧。


Indian Yellow|印度黃
這種黃色的顏料源自印度,由只餵食芒果樹葉和水的母牛的尿液製成,由於牛不能消化芒果樹葉,尿液中會含有膽汁,蒸發過濾之後就可以得到印度黃,然而,這些牛因為只吃芒果樹葉,面黃肌瘦。所以在 19 世紀的時候,就被印度政府取締了。


Ultra Marine|群青
這種飽滿的藍色源自阿富汗採石場的青金石,需要調配師精心研磨製作,六千年前被開采出來後被運到埃及,再運到歐洲,歐洲人稱這種顏色為 Ultra Marine,意思就是來自海外的藍,這樣勞師動眾而獲得的珍貴藍色,常被用在油畫中為聖母的袍子上色,價格則一度比黃金還貴。


Synthetic Ultra Marine|人工合成群青
雖然價格昂貴,但群青色一直是中世紀畫師調色板上不可或缺的顏色之一,而1842年法國政府甚至頒布了一則懸賞令獎勵發明人造群青顏料的人,很快法國化學家 Jean Baptiste Guimet 便發現了人工合成群青色的方法,為畫家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Mauve|骨螺紫
這種紫色來自海底一種海螺的分泌物,據說 25 萬隻海螺才能提煉出半盎司這種紫色,但也只夠染一件羅馬長袍,如此之高的成本讓這種紫色成為了身份的象徵,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迷戀它,凱撒規定這是皇室專用色,拜占庭的國王們將宮殿修成紫色,「born in purple」(出身名門)這個詞也源自於此。


Metal flake|金屬粉末
這些裝在小罐子裡的閃閃發亮的金屬粉末,最初只用於汽車塗料,但隨著汽車的普及在 20 世紀逐漸進入了波普藝術界,英國當代藝術家、「波普藝術之父」 Richard Hamilton 就很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這種顏料。


Kermes Lake|胭脂紅
玻璃瓶裡是胭脂紅顏料,而小試管裡的是胭脂紅的製作原料——胭脂蟲,這種小蟲生長在南美的仙人掌上,曾是印加王朝秘不告人的珍寶,也是後來的征服者西班牙嚴守的商業機密,是中世紀最貴重的紅色染料的來源。這種顏色後來被東印度公司帶到菲律賓,後傳入中國,被稱為「洋紅」。


Realgar|雄黃
這是雄黃,如同瓶身上大大註明的「Poison!」,這種顏料雖然明亮飽滿,但是帶有劇毒,曾經作為顏料而廣泛使用,中國、印度、歐洲等的藝術品中都能見到這種顏料的身影。


Emerald Green|翡翠綠
這種鮮豔的翡翠綠同樣也含有足以致命的劇毒,在 19 世紀時因為成本低廉,常常用於油畫、水彩和蠟筆,梵高的《獻給保羅·高更的自畫像》中就曾經檢測出過這種綠色,不過如今這種顏料只作為殺蟲劑、老鼠藥而使用了。


Cadium Yellow|鎘黃
鎘黃最初在 1817 年由 Friedrich Strohmeyer 以硫化鎘合成調製而成,很多印象派畫家喜歡用這種黃色,梵高的《向日葵》中就用到了這種黃色,蒙德里安經常會在自己有限色系的畫作中使用鎘黃和鎘紅。


Mummy Brown|木乃伊棕
在這裡,木乃伊並非形容詞,這種棕色是真真正正是從木乃伊身上提煉出來的,這種從木乃伊裹屍布上提取棕色樹脂製成的顏料,在 18、19 世紀曾一度非常流行,還有更詭異的傳說是,這種顏料來自木乃伊的肉,而且肉質越好顏色越飽滿。


Brazilwood|巴西紅木
巴西紅木因為樹質堅硬,是製作高級家具和小提琴的最佳選擇之一,樹幹中含有一种红色染料,在 15、16 世紀是珍貴的紅色染料另一來源,高額的利潤讓大片林木被砍伐運離巴西本土,巴西紅木在其原生地幾乎消失殆盡。


Dragon’s Blood|龍血紅
這種顏料的名字聽起來非常霸氣,傳說是龍和大象爭鬥而得來的顏色,但事實上,這種顏料來自某種棕櫚植物的分泌的樹脂,之所以起這個名字不過是為了增加銷量。


Annatto|胭脂樹紅
這種顏料來自熱帶地區胭脂樹的種子,南美洲的土著們用胭脂樹種子來製作人體彩繪和口紅,因此,這種樹又被稱為口紅樹,在印度,這種顏料還被用來點硃砂痣,以區分一個女性是否已婚。現在,胭脂樹紅被廣泛應用在食物領域,為芝士、乳製品等染色。

圖文出處/ Voi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