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鶯歌陶瓷工廠!T22「打開工廠」走進5間鶯歌在地職人創作場域
台灣設計研究院(設研院)自去年即開始醞釀「 T22 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 」以設計角度切入近年的地方創生風潮,力邀日本中川政七商店團隊首次跨海輔導鶯歌在地品牌「 新旺集瓷 」轉型成產地新品牌「 KOGA 許家陶器品 」,也同時邀請台灣設計團隊兩個八月操刀設計,創作專屬於台灣人的餐具品牌;近期,T22也展開「 Open Factory 打開工廠 工廠見學 」讓工藝製造現場成為不遜於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產的觀光旅遊景點!
打開工廠 工廠見學 是什麼?
可以看作是台灣版的設計地方創生,T22組織「台灣國家隊」集結品牌、設計、店舖、活動、行銷等專業人才投入共同打造聯名商品企劃,共同提升鶯歌整體的產地能量。設研院院長張基義表示「過去的鶯歌賣產品,未來的鶯歌要賣體驗。」鶯歌本質是陶瓷製造業的工廠聚落,近年因製造產業外移沒落等因素,鶯歌過往光輝不再。而新登場的「打開工廠 工廠見學」並不是指觀光工廠,陶瓷工廠需要 24 小時運作,為了架設觀光工廠而停下產線,並不實際。
T22「打開工廠」是一場知識型的旅遊,在不改變現有環境、製程的前提下,透過指標與燈光設計與動線整理,邀請民眾走進工廠,看到陶瓷產品實際的製造工序與生產情景。由設研院媒合五家設計公司與五間陶瓷產業鏈上的工廠:裕邦窯業與格式設計展策、陶聚與彡苗空間實驗、安達窯與本埠設計、和成欣業與朱志康空間規劃、新太源公司與生活起物,將減法美學導入工廠環境,踏進一般不對外開放的製造現場,近距離看到各種工藝品的誕生過程、參與一切「進行中」的製造狀態。
呈現製造工序,貼近真實生產狀態的參觀
新太源 X 生活起物
擁50年以上歷史的新太源是專業製造、貼花紙工廠,二代繼承人王升與生活起物合作「開花計畫」:將「花」字解構後重新塑造為指標與圖騰並具象化比喻貼花紙如同在白色 T-shirt 印上圖樣,重新將新太源工廠規劃為策展空間介紹花紙的製作過程,展現職人深度工藝的過程也以生活質感的方式呈現於旅人面前。
和成欣業 X 朱志康空間規劃
開業百年和成欣業 HCG 為臺灣衛生陶瓷代表,與朱志康空間規劃合作優化整個導覽過程,設計專屬於 HCG 的指標系統,踏進廠內看到猶如坐式纜車承載運送著馬桶半成品,新奇畫面卻是員工眼中的日常景況;和成集團第四代瓷器生產處組長吳振維表示:「打開工廠是為了員工重新創造認同感與文化價值。」而最後來到廠內最古老的窯 K1 以及工廠供奉的「土地公」,象徵企業文化與信仰,將百年工廠風貌完整呈現。
裕邦窯業 X 格式設計展策
近40年歷史的鶯歌磁磗老廠 ─ 裕邦窯業,擁有三條龐大生產線:地磚、壁磚及外牆磚,工廠佔地近 7,600 平方公尺,要打開工廠前須先謹慎重整;磁磚製作流程繁瑣,從原料調配到研磨、造粒、成型、施釉、表面處理、燒成、包裝等,格式設計展策從流程圖像化、設計指標系統、品牌識別到最終見學體驗全方位改造升級傳產企業體質,提升對外溝通,帶領公司邁向永續與成功經營的幸福企業,成為地方的力量。
安達窯 X 本埠設計
安達窯於成立 1976 年,「安達」是蒙古語「朋友」之意,市場深耕四十餘年始終懷抱著「以陶會友」的初衷,安達窯堅持採用天然礦物做為釉料,讓青瓷溫潤青翠的美感和韻味得以自然呈現,此次與本埠設計合作重整規劃展示空間與工廠區域,將青瓷色做為主視覺設計,融入工作桌、旋轉檯、推車等,以不只是成品的展示形式打開工廠,近距離觀看職人打漿、脫模、修坯、施釉,感受陶作藝術品的手感溫度。
陶聚 X 彡苗空間實驗
在陶聚品牌誕生的勝昌工廠,狹長型的空間可以輕易的一覽製陶所有流程,也一覽製陶過程每步驟細節的堅持。空間經過彡苗空間實驗聯手將展示區域與工廠空間以布簾分隔,調整工廠現有機具的配置增加使用的效率及空間密度,並重新配置燈光區分各個製程;前區透光玻璃展示陶聚作品,吊掛陳列架則將視線延伸導引至屋頂天窗,將鶯歌過往陶製品質樸樣貌的忠實體現。
日常生活中的鶯歌風景
從學院到平台,創生一種能為地方永久運作的關係
鶯歌的陶瓷工廠需要的是一種條件更嚴、限制更多,也更符合真實生產狀態的一種參觀;需要的旅客與消費者是對製造現場懷有好奇與熱情的一群人,打開工廠後在內心讚嘆「原來鶯歌有這麼多具備不同生產能力的在地品牌與廠家」,為鶯歌帶來更多機會。「三日好天就演戲,三日下雨就借米」一句諺語,道盡鶯歌靠天吃飯苦衷與樂天知命。在技術逐漸演進鶯歌現今已不必依靠天氣製陶,曾經也如當地人所說「做磁磚就像是在印鈔票」,然而隨著現代消費習慣改變,鶯歌產業陷入低點沉寂下來。
T22 以「鶯歌」作為計畫第一棒,從講座到見學活動、聯名商品開發,用設計思維與跨域協作,為這個曾經繁華的陶瓷之都重新擦亮招牌,並將陸續進入台灣22個縣市,為產地帶來新氣象。
文章來源: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