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對於二戰時期德國屠殺百萬猶太人那段慘痛的歷史,雖然漸漸隨著時間遠去,但是德國從未停止對歷史的反省。為了表示「勿忘歷史」的決心,德國於1992年為 猶太人修建了一座「柏林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Berlin),以德國猶太人兩千年來的歷史文物與生活紀錄為主要展出。
整體建築空間猶如迷宮般壓縮,反覆連續的銳角曲折、幅寬被強制壓縮的長方體建築, 蘊藏著不滿和反抗的危機,還有陰暗的照明完全是館方刻意安排的,主要目的是透過空間使訪客感受到猶太人在德國充滿艱難與挑戰的歷史感。

從建築設計角度來看,這也是美籍波蘭建築設計師Daniel Libeskind確立建築界永恆地位的奠基之作,他稱他的設計為「Between the Lines(兩線之間)」,激發他靈感的,是猶太人與柏林互相交織在一起的歷史。


柏林猶太博物館相當不同於一般博物館,因為它並不反應任何功能需求,空間設計的訴求不是為了展出文獻,而是將空間本身視做德國猶太人的歷史故事來銓 釋,也就是說,整個空間本身就是一個介於建築學和雕塑間的藝術作品。「沒有最後的空間來結束這段歷史或告訴觀眾什麼結論,」

Daniel Libeskind說:「正是這種空缺,使得所有的一切在觀眾頭腦中持續下去。」
從上方俯瞰博物館,呈之字形閃電狀,呈之字形,牆體傾斜,就像是把猶太人標誌「六角星」立體化後又破開的樣子。

外觀則由鍍鋅金屬片覆蓋,斜線狀的開窗不規則的橫割建物本體。 整個博物館平面呈曲折蜿蜒狀,館內所有通道、牆壁、窗戶都帶有一定的角度,沒有一處是平直的。




設計者以此隱喻出猶太人在德國不同尋常的歷史和所遭受的苦難。建物出入通道的樓梯和走廊也被設計的相當狹窄,並且必須從隔壁建物「德國歷史博物館」的出入,此做法象徵著德國和猶太人歷史不能分離,同時也是猛烈而隱密的。


▲柏林猶太博物館與隔壁建物「德國歷史博物館」

進入這座建築的奇異空間之中,有三條線貫穿其中。一條軸線「流亡軸」通往室外的霍夫曼公園,由傾斜的不垂直於地面的方格形平面的混凝土方柱組成的「流亡之 院」。步入其中,由於斜坡地面及不垂直的空間感覺,使人感到頭昏目眩,步履艱難,表現猶太人走出國境在海外謀生的艱苦歷程。每根混凝土排柱頂上種植一棵樹 木,表示猶太人生根於國外,充滿著新生的希望。


另ㄧ條軸線「死亡之軸」直通「浩劫塔」,一個高二十多米的黑色煙囪式的空間,空曠巨大的展館四週一片黑暗,只有頭頂的天窗射下光亮照向屋內。然而,天窗只 有在特定時間才會打開,更多時候,當你推開厚重的房門,裡面迎接你的只有漆黑一片,沒有任何燈光設置。最後離塔時沉重的大門聲響令你震驚,以加深你的參觀 印象和感受。

▲浩劫塔內部

最後一個軸,則被稱為「連貫軸」,此走廊串起前兩個軸向,在走道間展示與猶太屠殺和流亡之外的歷史。帶有前兩軸之組合循環的隱喻,然而訪客也可透過此軸走向原先的出入口離開柏林猶太博物館。
該博物館最具特色的主體部分,是一個佔地2萬平方公尺的露天廣場,地面由2711塊高矮不等、刻有請願書的水泥方柱鋪成,遠看就像是一片被微風拂過 的麥田,而走近了則像是步入一個巨大的迷宮,似乎在強迫人們直面過去。方柱陣並非水平垂直而起,而是和地面一起形斜,人在陣中無法站穩,藉此感受當年猶太 人所受的苦痛。廣場上更豎起一個揚聲器,晝夜不停地播放400萬記錄在冊的大屠殺遇難者的姓名。

館中有一永久性的裝置藝術,是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猶太人最終解決方案事件而設,展示地點非常特別,就在館中某個必經走道上。
以色列藝術家Menashe Kadishman用厚三公分的鋼,製作了一萬個不同的、粗糙的、象徵性的、雙眼和嘴都是打開的面孔,鋪滿整個地面,並允許訪客踏過,這個展覽稱為「落葉」(Shalechet),走在這條鋪滿面孔的作品上,經常深刻的引起觀者的省思與感觸。







 
   


文章來源 / mata線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