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趙薇今年導演處女作在中國賣出破億票房,「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還沒有看過,
但對於生命....我們將逝去的不只是青春,而是整個歲月。
對於生死,人們總是有很多想像,一直以來長輩總是教導我們「死亡」這件事是個禁忌,尤其在中國,諧音字都成為避諱的話題,可是人生走到最後總是需要去面對,然而隨著行銷傳播的推廣,送行者的賣座,人們漸漸地願意正視死亡一事,於是生前契約越來越流行,靈骨塔預定也成為熱門業務。
人們重新掌握了主權去決定死亡後的呈現,然而你是否已經認真的計畫過此事了?對於我來說,死亡儀式並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大的意義背後是告別,如何向親友
告別,向未來夢想
以及過去回憶告別,向這個世界告別,最後向自己告別。我們的生活滿溢著越來越多的創意,就連死亡也不意外。設計網站designboom便舉辦了首度以「死亡」為主題的設計比賽,其中不乏有許多讓我們為之驚嘆的作品,無論是在外觀設計或是內涵意義,都解決了許多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像是紀念與思念。
雨過天晴
after the rain by aya kishi
after the rain by aya kishi
不管多深的悲痛,總一天會過去,最後我們僅需留下美好的回憶。
設計上在墓碑中嵌入菱鏡,雨下得再大,當太陽露臉,天晴過後就會出現彩虹
而這些美麗的彩虹將因光折射,投射在大地上,留下美好的畫面。
(掃墓時若能看見整片彩虹,著實浪漫)
點亮生命
emergence by Enzo Pascual, Pierre Rivière
emergence by Enzo Pascual, Pierre Rivière
循環,在人與人之間,在自然之間,沒有真正的開始或結束,當然,生命也是如此。
以可分解材料製成棺材,直立的設計,即使在死後,也是自己走進這塊孕育我們的土地
棺材在分解過後能為土壤提供豐沃的養分肥料,而讓設置在頂部的種子能夠發芽生長
同時在還埋進了發電系統,利用植物汗水力發電,供給墓地上的LED使用
生命循環的典範,於是在離開之後,依舊燈輝繚繞。
暫時離開
i wish to be rain by Studio PSK, Matter & Fact
i wish to be rain by Studio PSK, Matter & Fact
形體雖見不著了,但精神與靈魂永在。
將骨灰置入圓筒中,轉動上半部,便會將連結好的氣球充氣致飽滿
而後帶起整個結構,飄至空中,一旦偵測到雨雲,圓筒就會將骨灰粉撒出
而這些骨灰就將伴著即將落下的雨,又再一次的重回大地
家樹
family tree by Loucas Papantoniou, Asta Sadauskaite
family tree by Loucas Papantoniou, Asta Sadauskaite
不管生前死後,一家人都能夠緊緊相依。
同時結合族譜以及骨灰罈,蜂窩造型的骨灰盒,透過支架讓每一個骨灰盒彼此相連
讓整個家族如葉脈般呈現,就連逝者間的血緣關係都能一併展示
至於盒上的OLED螢幕,除了顯示逝者的簡介,還能透過手機傳送思念至此螢幕上。
記憶漂流
urn for memorial ceremony on water by Agnes Hegedus
urn for memorial ceremony on water by Agnes Hegedus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忘了是日本還是韓國偶像劇,會把骨灰撒向河流或是大海,一直覺得是蠻不錯的做法
將特製的骨灰盒中的蠟燭點上,隨著海風越漂越遠,直到看不見為止
接著船體會跟著骨灰一起溶解到水中,跟點亮生命一樣具有環保概念